close

國中的時候有一件事情一直很困擾著我,我相信不是只有我有這樣的疑問。但那個時候,交朋友、考好成績、想辦法過開心的日子看起來還是比較重要,這個疑問就被遺忘了。況且,它其實真的不是那麼重要。

 

國中的時候我們讀朱自清的背影,我們從此知道背影象徵著蒼老的父愛和見不到面與世事無奈的傷感。讀五柳先生傳知道那是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影射自己的自得其樂。藍蔭鼎、海明威、孔子、孟子、鄭愁予、胡適都陪我們渡過人生重要的國文課。這些文章感覺就像是已經沒有再上的生活與倫理課。就像日本人也利用「國文課」做國民教育,潛移默化。胡適我們要對媽媽好,因為他們很無私,藍蔭鼎要我們懂得飲水思源、吃果子拜樹頭。梁啓超我們要敬業也要樂業

 

其實我的疑問很微小,我也沒有要挑戰任何權威,只是,我真的很想知道為什麼我們讀這些文章的時候幾乎每個句子都有它自己的另一層意思?為什麼琦君只是闡述她父親告訴她這些花那些花是什麼,參考書就這表示她爸爸是一個高雅之士,沒有一絲一毫的權威架勢?考試答案永遠只有一個,而且還不是作者自己證實的想法。

 

我以前常常想,不定作者只是就把這句話寫出來了,並沒有特別的意思也沒有要我們這樣去解釋它。寫文章這種事畢竟是有誇飾法的嘛!散文雖然隨性但也是因為作者寫的好才被拿來當教材,寫的好的文章通常也是被修改過的啊!修改過就表示有過琢磨,有刻意。沒有修改過或本來就沒有打算給別人看的日記或隨筆也可能就只是一個作者在上廁所或睡覺前神智不清的時候隨便寫出來的東西。什麼嗚呼哀哉思情愁也不用這麼認真的看待。嗚呼哀哉不過就是牢騷失志文,思情愁就是他在想家,被後來的國文參考書加了這麼多的註解,作者自己是懂還是不懂?

 

感覺後來的人就像心理學家在剖開這些文學作品,有寫作者可能甚至在寫下這些文章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潛意識有在透露什麼,或是根本就沒有這麼想。當然,我沒有這樣不好。文章本來就可以拿來解析賞讀,我只是覺得台灣的教育方式這樣就歪掉了。因為這樣就是沒有在鼓勵學生思考,就算學生願意思考提出疑問,老師也只會告訴你答案只有一個。

 

我在美國念文學的時候,老師的方式不太一樣,我其實一開始很怕那種上課方式。高中大學的英文課老師最喜歡問我們的想法了,那時後好痛苦,看都看不懂了你還問我為什麼作者選擇用beautiful而不是pretty?有時候很明顯的答案,老師們也還是會希望可以從學生的口中得到答案。就算學生講的答案不符合,通常也會問個「為什麼你會這樣覺得?說說看。」然後有個所以然的可能還會全班一起討論,不似台灣可能會遇到老師覺得你沒預習然後讓你罰站或是請別的同學告訴你「正確答案」,潛意識裡讓你覺得被羞辱還有自己是錯的。

 

就是這件事!這些人都不是作者,憑什麼學生的答案是錯的?

 

我喜歡我後來的學習方式,雖然念不完、看不懂的文章很多,但是我學會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文學。美國的文學大部分的時候是跟著歷史一起進行的。有點像我們國文課都會先看作者生平簡介,因為如果你不清楚背景文化,有時候你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文章裡回用到這麼八股的字或是譬如在戰亂的時代寫出來的文章可能口氣會比較陰暗苦澀。透過歷史去解析一篇文章的口氣與用詞,透過一篇文章的描述去認識那個時代背景和文化歷史。我在國外的時候才有機會做到這件事情;在台灣的時候,ABCD答案是哪一個對我來比較重要,國文是國文,歷史是歷史。

 

出國念書讓我意識到的事情其一。

如果說台灣的國文培育的是美德,美國的國文課是在培養邏輯吧我想。

美德和邏輯雖然都是看不見的,可是在我看來,美德比邏輯還難捉摸與定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tsping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